他1988年留校至今,始终秉承着“热爱、责任、用心”的教学理念,从教30多年来始终存于心,践于行。他教授的程序设计类课程,惠及5800多名学生,一直深受学生好评,课程获批北京市精品课程,获得过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是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他研制的课程教学系统,不仅支持课程教学,还服务于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复试,并被全国150多所高校采用,在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领域享有很高声望。他就是立德树人优秀奖推荐候选人晏海华老师。
深耕课程体系建设,主持设计教学平台
晏海华老师在毕业留校不久,便开始承担了计算机学院本科生“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讲授,为了讲好这门课,晏海华老师虚心向老师请教教学方法,并将其专业特长工程软件测试技术融入至课程讲授中,传道授业解惑相统一,形成了自己的鲜明授课特点,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2005年,晏海华老师开始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改建设。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问题驱动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突出对学生工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针对课程目标,课程设计了从教学大纲、课程内容(PPT)、课后作业、上机考试及过程控制等覆盖整个教学过程的体系。课堂教学中,以典型应用问题为先导,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入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在学习掌握知识点后,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经过持续建设,计算机学院2004级-2014级超过2500名学生的课程实际教学数据表明,计算机学院本科生基础编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达到了教改目标。
2015年,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课两课合并成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课,晏海华老师依据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改取得的经验,主持启动了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课建设,课程围绕教学观念和课程定位、课程体系和内容安排、教学方式和方法三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和实践。课程根据认识规律,注重循序渐进,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和讲解,以及学生自己的上机实践摸索,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经验升华为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课程在讲授方法上注重联系实际,在练习作业上,针对相关概念设计了典型应用问题,使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习兴趣,强化知识理解。此外,课程作业设计了具有不同难易程度的题目,让一些同学体验到“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学习挑战。除了有课程一般要求的题目外,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有较高难度的题目,为这些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空间。在强化实践方面,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Project),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有一定规模的和挑战度的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教学改革成果已在计算机学院2015、2016级本科生及北航学院信息大类2017级至2021级超过6000名本科生的实践教学中得到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22年春夏之际,为了抗击新冠肺炎,学生通过网络线上进行课程学习。晏海华老师与课程团队精心组织、科学设计,不仅按教学计划完成了课堂教学,同时每位学生平均完成了超过2500行代码的实践教学任务。在期末考试中,北航学院信息大类(含北京学院、国际学院)2021级的1400余名学生圆满顺利完成了在线期末上机考试。2020年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课程获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流本科课程校级立项。
晏海华老师始终认为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科研成果应该回馈到教学中。晏老师长期从事软件工程特别是软件测试方法、技术和工具的研究。得益于相关科研经历,晏海华老师主持开发了基于Internet教学辅助平台,为学生提供具有及时监控和反馈环节的实践环境。在程序的评测中,采用多组测试数据的多方位测试,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逐渐体会和学习工程上程序设计的要求和规范。此外,工具平台所提供的作业代码查重功能,就来自晏老师的科研成果,工具能够很好地识别学生常规抄袭手段,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了威慑作用。该平台自2005年投入使用,目前计算机学院及北航学院信息大类超过5000本科学生已在该平台上完成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及数据结构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此外,该教学平台还用于计算机学院本科核心课程编译技术、高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以及计算机学院自2007年起每年的推免研究生机试和普通研究生复试中。另外,还有超过150所大学应用该教学平台开展实践教学。
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投身科研硕果累累
晏海华老师自参加工作起就参与并负责多个有影响的项目。1995年-2002年负责北航与IBM合作成立的“北航-Lotus质量工程中心”,其为国内最早开展软件外包国际合作项目之一,中心成立八年累计完成近百项产品的测试,并获得了用户好评。
晏海华老师曾负责中石油重大课题“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GeoEast”中布式地震并行应用程序开发框架、三维叠前时间与深度偏移处理软件效率提升等多个项目。该课题是中石油为解决“卡肚子”问题而设立的重点研发项目,北航为其解决了多项软件关键技术,其中多项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获得了用户的高度评价;曾负责承担原总装第一个软件型号任务子课题研制,并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晏海华负责北航软件测评实验室,至今已承担了数十项航空航天安全关键软件测评任务,为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和中石油的科研合作中,晏海华老师不仅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同时为国家培养了关键技术人才。许多当时参与科研项目的同学在重大课题中都获得了锻炼提升,获得了良好的技术能力。其中一名学生,现已成为中石油高级工程师,成为行业高级技术专家,负责GeoEast高性能计算与基础软件平台研发工作,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此外,晏海华老师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赛事科研项目,曾负责北京奥运会信息发布系统软件测试,圆满完成了这项政治任务,得到了奥组委的好评,其评价为“贵单位以优质的服务奉献奥运,圆满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运会技术保障任务,为盛会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潜心育人三十余载,“因人设题”关爱培养
晏海华老师在从教经历中,始终铬记育人是教师的本分,在担任计算机学院1994级1班班主任期间,经常到访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畅谈,很多学生们已毕业20多年了,每每见到晏老师,还说起这些往事。晏海华老师十分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在沟通中发现并帮助解决了很多学生的实际问题,获得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班主作二等奖。
晏海华老师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北航“冯如杯”大学生科技竞赛,在学生选题、过程中和最后答辩环节都悉心指导,先后指导学生三次获得“冯如杯”一等奖,晏海华老师四次获得“冯如杯”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晏海华老师认为,培养学生要围绕学生本身成长,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更要不计回报付出。曾先后有多名基础较弱的学生找晏老师做毕设导师,晏海华教师打破传统的毕设模式,根据学生情况,采取“因人设题”模式,除了过程中悉心指导,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弱的普遍问题,还安排研究生随时进行帮扶,所指导的学生都拿到学位并顺利毕业。2014级一位学生在其毕设论文致谢中写到“本人在实在找不到题目时尝试着向晏老师寻求了帮助,没想到晏老师二话不说答应,为本人出个题目。本人当时真的感觉有一种即将跌入深渊底部,而突然被人拉回山崖的感觉。”另一位2015级学生在其毕设论文致谢中写到“我要感谢我的毕设指导老师——晏老师,感谢老师在我感到最无助的时候能够帮助我……老师根据真实的需求结合我的实际情况,给我这个项目,当时的心情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
此外,晏海华老师自1994年评为副教授,至今已指导70余名研究生,很多学生坦言,求学阶段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自己的幸运,晏海华老师不仅是自己科研路上的领路人,更以扎实的学识、严谨的钻研精神、朴素的人生态度成为自己人生路上的导师。
三十多年来,晏海华老师始终潜心教学用心育人、投身科研服务国家,把个人的一切都融入立德树人的事业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师者的光辉。